华民股份半年宣布50亿扩产计划 转型显效首季净利增14倍
2023-06-14
Share to
来源:长江商报
华民股份(300345.SZ)转型光伏效果初显。
近日,华民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鸿新新能源拟对外投资建设年产10GW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二期及新增10GW硅棒4GW硅片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40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9月通过收购鸿新新能源跨界转型光伏以来,华民股份揽获订单能力持续增强,业绩也有大幅提升。2023年第一季度,其实现净利润549.2万元,同比增长1421%。
在订单充足之际,华民股份加码产能。今年2月,其刚宣布10亿元投建年产10GW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项目计划。总的来看,半年之内,华民股份已宣布了50亿元的扩产计划。
再宣布40亿扩产计划
华民股份持续大手笔扩产。
6月11日公告显示,华民股份控股子公司鸿新新能源拟投资建设年产10GW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二期及新增10GW硅棒4GW硅片项目,公司及鸿新新能源拟就前述对外投资事项与大理州人民政府、祥云县人民政府签订相关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额约40亿元。
华民股份表示,当前,伴随着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增加。本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公司在拉晶和切片环节储备的产品技术、生产管理经验和客户资源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规模,能够更好地满足安徽10GW异质结专用硅片项目产业配套的需求,形成产业协同,提升竞争力。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当前,在新能源转型路上狂奔的华民股份,连续加码光伏产能。今年2月,华民股份曾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光伏产业布局,拟与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投资建设年产10GW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10亿元。
总的来看,半年之内,华民股份已宣布了50亿元的扩产计划。刚转型新能源不久的华民股份,为何持续大手笔扩产呢?这与其持续揽获订单不无关系。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公告发现,华民股份于去年底,分别与华晟新材料、鹏展新能源签订销售框架协议,拟向二者分别供应单晶硅棒1512吨、单晶硅片5000万片,合同金额均超2亿元。今年5月,华民股份又与客户A签署了框架合同,拟向其销售单晶硅片1.08亿片。
传统主业不振转型光伏突围
资料显示,华民股份前身为湖南红宇耐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并于2012年8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彼时,其是一家以新材料和数字技术双主业为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新材料业务一直专注于耐磨材料领域。
业绩方面,近年来,华民股份表现不佳,2017年至2022年连续六年扣非净利润呈现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金额达3.45亿元。
在此情况下,华民股份看准光伏赛道,谋求突围。
2022年9月,华民股份以自有资金5.6亿元收购鸿新新能源100%股权,跨界转型新能源,主营业务也由过去的耐磨铸件拓展至光伏硅棒、单晶硅片和多晶提纯硅锭的生产及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收购后,鸿新新能源加速推进云南大理祥云县“年产10GW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建设,项目一期已于今年1月点火投产,目前已实现满产,这也是华民股份加速推进扩产的原因之一。
伴随着转型新能源效果持续显现,华民股份业绩也有较大幅度提升。据一季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华民股份实现营业收入为1.94亿元,同比增长391.26%;实现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49.2万元、465.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21%、602.5%。
Latest News
-
2025-03-28
助力分布式光伏发展,华民股份为零碳未来注入新动能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分布式光伏作为一种灵活适配、可靠性高的清洁能源形式,逐渐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2024年,中国光伏装机达到了创纪录的8.86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达到3.75亿千瓦,占比达42.33%。进入2025年,分布式光伏迎来“市场化成人礼”,在向智能化、规范化转型的同时,也有望迎来新机遇。
View Details
-
2025-03-05
华民股份:制造应用双驱动,奋进争春开新局当春雨润泽大地、春光拂照你我,一股股奋进的力量,正在这里向上升腾。在新的发展征程上,每一个华民股份人时刻都书写着抢抓机遇、实干争先的动人篇章。
View Details
-
2025-02-27
210硅片占比将近六成,华民股份持续赋能N型大时代2020年2月,第一块采用210硅片的组件下线,引发市场热烈讨论,光伏产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5年后的今天,在N型大尺寸平台技术的加持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不断攻克技术难题,210系列也成为光伏产品的主流尺寸,引领光伏产业迈向全新的发展篇章。
View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