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40亿元投资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 华民股份称现有产能已处满产状态
2023-06-12
Share to
来源:证券日报
6月11日晚间,华民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鸿新新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新新能源”)拟对外投资建设年产10GW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二期及新增10GW硅棒4GW硅片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40亿元。
华民股份总经理夏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增加。项目扩产的顺利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公司在拉晶和硅片环节储备的产品技术、生产管理经验和优质上下游客户资源优势,助力公司新能源战略再上台阶。”
订单充足扩产势在必行
资料显示,华民股份在云南整体规划了20GW高效N型单晶硅棒及14GW硅片项目,在安徽规划了10GW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项目。
据夏宇介绍,目前云南10GW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一期规划的240台单晶炉全部投产,拉晶产能达到满产状态,每月可生产方棒超过750吨,每月可生产硅片超4000万片。“云南项目二期和安徽项目建设也在积极有序推进中,有望在2023年底之前竣工投产。”
然而,即便华民股份现有产能已达到满产状态,似乎也难以满足下游源源不断的订单。
据公司此前公告显示,鸿新新能源与客户A达成单晶硅片销售框架合同,约定在2023年向后者供应单晶硅片1.08亿片。此外,公司还与安徽华晟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浙江鹏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订单,拟在2023年向二者分别供应单晶硅棒1512吨、单晶硅片5000万片。
在订单充足、产能饱和的背景下,华民股份扩产增效已是势在必行。夏宇表示:“此次扩产项目全面达产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规模,能够更好地满足安徽10GW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项目产业配套的需求,形成产业协同。”
转型光伏业务成效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华民股份转型光伏业务以来成效显著。2023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391.26%;归母净利润549.15万元,同比增长1421.03%。仅一季度,公司营收已基本比肩去年全年。
一位券商光伏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光伏行业降本增效要求下,目前硅片正朝着大尺寸方向发展。华民股份聚焦高效N型单晶硅片,拥有大尺寸单晶硅棒拉制、硅片细线化切割和切半片技术优势并获得了下游客户的高度认可,随着订单的逐步落地,业绩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据了解,华民股份拉晶和切片的硅片生产工艺可以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随时做硅片尺寸规格转变,满足182mm及以上尺寸的生产条件;细线化切割技术可以降低切片厚度、提高公司切片效率、降低切片过程中对硅晶体的损伤,提高公司硅片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由于旧的小尺寸硅片产能需要更新换代才能生产大尺寸硅片,老旧设备迭代方面有较大的产能包袱,而华民股份作为行业新入局者,拥有全新设备效率更高,也不存在落后产能的退出成本,能够在大尺寸硅片领域迅速形成核心竞争力。”上述分析师表示,公司还拥有等外料再生循环回收技术,可有效降低产品成本,双重优势叠加下有望在硅片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此外,下游市场回暖和赛道长坡厚雪也为华民股份的业绩弹性提供了想象。据索比光伏网数据显示,4月份N型组件定标占比达到20%,下游需求旺盛。据CPIA统计和预测,N-TOPCon电池市占率有望从2022年的8.3%上升至2023年的18.3%、至2025年市占率将超四成,发展预期乐观。
“公司目前正积极把握光伏行业发展机遇和P型电池转向N型电池的技术迭代窗口,重点布局高效N型单晶硅片业务,成效已开始显现。”夏宇表示。
Latest News
-
2025-03-28
助力分布式光伏发展,华民股份为零碳未来注入新动能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分布式光伏作为一种灵活适配、可靠性高的清洁能源形式,逐渐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2024年,中国光伏装机达到了创纪录的8.86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达到3.75亿千瓦,占比达42.33%。进入2025年,分布式光伏迎来“市场化成人礼”,在向智能化、规范化转型的同时,也有望迎来新机遇。
View Details
-
2025-03-05
华民股份:制造应用双驱动,奋进争春开新局当春雨润泽大地、春光拂照你我,一股股奋进的力量,正在这里向上升腾。在新的发展征程上,每一个华民股份人时刻都书写着抢抓机遇、实干争先的动人篇章。
View Details
-
2025-02-27
210硅片占比将近六成,华民股份持续赋能N型大时代2020年2月,第一块采用210硅片的组件下线,引发市场热烈讨论,光伏产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5年后的今天,在N型大尺寸平台技术的加持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不断攻克技术难题,210系列也成为光伏产品的主流尺寸,引领光伏产业迈向全新的发展篇章。
View Details